?

仿真研究先使用仿真軟件繪制好仿真電路,然后點擊軟件工作區左下角的運行按鈕,即可開始對電路進行仿真。可以看到電路中不同顏色的小圓點在移動,不同顏色的小圓點表示不同支路的電流,小圓點的移動方向代表各個支路的電流流向。如圖3所示,根據仿真過程中電壓和電流的數值,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分析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即上節點流入的電流∑I入=10A,流出的電流∑I出=5A+5A=10A,其結果符合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流入電路中某一節點的電流之和應與由該節點流出的電流之和相等。同理,我們也可以通過仿真軟件驗證基爾霍夫電壓定律,這里不再詳細介紹。通過觀察仿真現象之后,有的同學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什么電壓源E2的電流方向很特別,與之前學過的知識點——即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由電源正極出來經過負載回到電源負極互相矛盾。這時教師要及時作出解釋——在這個電路中,電壓源E2是作為蓄電池在充電,而不是作為電壓源在供電,所以其電流方向應與電路中流過電阻的電流方向相同,從而化解學生的疑問。當學生掌握基爾霍夫定律,學會使用基爾霍夫定律分析復雜電路時,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可以適當提出一些拓展問題。比如,有沒有兩個電壓源的電流方向是相同的或者電路閉合時電壓源的電流等于零等情況?緊接著,教師指出如果通過計算的方法設置參數來驗證復雜電路的電流大小非常繁瑣,而通過對基爾霍夫定律進行驗證比較簡單方便。我們只需要在電路仿真過程中通過元件參數旋鈕修改元件數值,即可驗證電路功能,無須經過復雜的計算。如要驗證電路中是否存在兩個電壓源電流方向是否相同的問題時,我們只需要調節電壓源電壓的大小,將電路中兩個電壓源的電壓數值設置一致即可。如通過運行仿真電路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時兩個電壓源外部的電流方向都是從電壓源的正極出來經過負載回到電壓源的負極,流入節點電流為∑I入=1.8A+3A=4.8A,流出節點的電流∑I出為4.8A,符合基爾霍夫定律。至于電壓源電流為零的情況,課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手機上仿真驗證即可,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電工報名條件:
1、年滿18周歲且符合相關工種規定的年齡要求;
2、經醫院體檢合格且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及以上學歷;
4、符合相應特種作業需要的其他條件;
5、取得電工操作資格(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