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生產實際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技校鉗工課程是一門比較全面的課程,有的理論部分在課堂上學習比較合適,有的部分和實踐相結合進行學習比較合適,這就需要教師認真結合生產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這樣一方面可以將基礎知識和崗位技能進行完美結合;另一方面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例如:在學習《鉗工工藝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生產實踐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對《鉗工工藝學》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理論課的課時為10課時,其中塊規、量具的維護與保養這一部分適合在課堂上進行理論講授,這些內容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百分表、游標卡尺這些內容適合在實習過程中學習,教師可以結合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結合實踐進行學習。對鉗工加工方法以及刀具這一部分進行綜合分析發現,鏨子制作、鉆頭刃磨適合在課堂上學習,其他內容適合在實習過程中學習,教師就要將這部分內容結合校企合作進行實踐教學。將適合實踐的教學內容通過校企合作進行實踐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直接看到實物;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觀察教師的操作與講解,同時學生還可以使學生在操作實踐的基礎上掌握知識。

通過師資互換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技校的鉗工專業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熟練掌握鉗工實際操作技能,增加自己的崗位經驗,必須進入企業,進行長期生產實踐鍛煉,而長期參與生產實踐又和正常完成教學工作相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取將技校教師交換到機械企業,讓教師通過生產實踐掌握企業零部件的加工、裝配及檢驗,真正了解機械企業需要的人才狀況及發展狀況,從而引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向,培養出真正符合企業要求的鉗工人才。企業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機械企業生產的需要,必須從企業中選拔具有豐富實踐操作經驗的技師或者工程師到技校參與教學指導,企業技師或者工程師要深入技校的課堂、實驗室等教學一線,在全面了解技校教學的基礎上,將企業的工作流程、產品以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進行宣傳,讓學生提前知曉企業的各種情況,明白學生和企業職工之間的區別,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為將來進入企業進行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進入企業的專業教師要及時和企業技師或者工程師進行交流,而進入學校的技師或者工程師也要及時和學校的專業教師進行溝通,在不斷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起重工報考條件
初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2)在本職業連續見習工作2年以上。
(3)本職業學徒期滿。
中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初級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初級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
(3)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高級(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職業中級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4年以上,經本職業高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2)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或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高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4)大專以上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畢業生取得本職業中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2年以上。